闻虏人败于柘皋作口号十首 其九

一自官军报捷频,番人无数愿归明。
渠魁未必能方略,所恃多多以力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庞谦孺的《闻虏人败于柘皋作口号十首》是一首宋代时期的文学作品。下面将深入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诗歌原文
  • 铁鹞乘时转海津,兜牟闪闪白如银。
  • 只今边郡羞投拜,淮北淮南正杀人。
  • 粘罕攻陷两京之间,当时金兀术还没有名字。
  • 如今索斗无时间,不使山川见太平。
  • 天兵十万下江都,大旗飘动若云舒。
  • 虏骑长驱入中原,杀气腾腾满地铺。
  • 中原豪杰尽归降,独有忠臣守孤城。
  • 虏人虽败气犹骄,但求速死免折磨。
  1. 创作背景
  • 庞谦孺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民众的生活状态。在这首诗中,“闻虏人败于柘皋”即指蒙古军队在柘皋失败的消息传来,这在当时是件大事,足以影响整个南宋朝廷的士气。
  1. 鉴赏分析
  • 诗中的“铁鹞乘时转海津”,“铁鹞”暗指铁骑,象征着蒙古军队的强大与迅速。“转海津”则表达了蒙古军队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势不可挡。而“兜牟闪闪白如银”,形容战马奔腾时尘土飞扬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 “只今边郡羞投拜”,这里的“羞投拜”反映了宋朝官员对战争失败的耻辱感,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无力回天的无奈。“淮北淮南正杀人”,则直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它带来的生灵涂炭。
  • “粘罕攻陷两京之间,当时金兀术还没有名字”,这里通过历史事件的回顾,暗示了蒙古军队的强大和宋朝的软弱。
  •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景象的描述,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惨烈和社会的动荡,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担忧。

庞谦孺的《闻虏人败于柘皋作口号十首》不仅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时代背景和人民苦难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心理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