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祠 其一

黄阁彤扉尽宋臣,归来松菊伴闲身。
举头谁识悠然意,只有南山是故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渊明祠其一》是顾禄于宋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主题、艺术特色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诗的原文与翻译
  • 原文:《渊明祠其一》黄阁彤扉尽宋臣,归来松菊伴闲身。举头谁识悠然意,只有南山是故人。
  • 翻译:官舍门前挂着红色门帘,昔日的官员都已成为过往云烟。归来之后,我与松竹菊花为伴,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抬头仰望,又有谁能理解我的悠然心境?唯有远处的南山,才是我真正的朋友。
  1. 诗人简介与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顾禄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生平事迹不详,但可以推测他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人,对陶渊明等古代诗人有较深的研究和情感寄托。
  • 创作年代:据考证,《渊明祠其一》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宁宗时期(1075年至1125年),这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 诗歌主题分析
  • 描绘人物形象:《渊明祠其一》主要描绘的是陶渊明的形象,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和他内心的悠然自得。
  • 展现诗人情怀:通过对陶渊明的描绘,顾禄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陶渊明人格魅力的赞美。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陶渊明的形象及其心境。
  • 意象生动:诗中的“黄阁彤扉”、“松菊”等意象,不仅生动描绘了陶渊明的生活环境,也烘托了他超然物外的性格特点。
  1.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文学价值:《渊明祠其一》作为宋代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它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也为后世研究陶渊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文化意义:此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隐逸生活的追求,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

《渊明祠其一》不仅是对陶渊明个人品格的赞颂,也是对宋代文人精神的一种体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