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巾

儒冠同昔日,吾道未尝衰。
毕竟犹存古,从教不入时。
簪花何足逊,漉酒尚堪为。
懒把青铜照,伤心两鬓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儒巾》是一首描绘传统与现代、个人与时代冲突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顾逢(宋),字子美,生平事迹不详,其诗作《儒巾》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思考以及对时代变迁的觉察,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情感共鸣。
  2. 创作背景:《儒巾》的创作背景是宋代,这个时期文人士大夫头巾被称为“儒巾”,形制有幅巾和角巾之分。这幅巾为方形,由布帛制作,流行于宋时文人之中。苏轼常戴桶顶中,这种巾也被称为“东坡巾”。
  3. 文学特点:这首诗通过对传统与现代、个人与时代的对立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思考。诗中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有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思考,还体现了对时代变迁的觉察。
  4. 文化意义:儒家文化在宋代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顾逢通过《儒巾》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时代变迁的敏感。这首诗不仅是个人的抒情之作,也是对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一种反映。

可以看出《儒巾》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一个时代文人的思想状态和文化追求。通过对《儒巾》的介绍,不仅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了宋代的文化背景,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对于社会变迁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