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碧澜右之 其一

二十年朋友,同吟五字诗。
琴精毛敏仲,字逼晋羲之。
多听诸公说,堪为后辈师。
苕溪深隐好,不欲仕明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赵碧澜右之其一》是宋代诗人顾逢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著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樵叟,是宋代吴郡(今属江苏)人。顾逢在学诗上师从周弼,其诗集《船窗夜话》、《负暄杂录》及五言律诗《寄碧澜赵右之》等都是他艺术成就的代表。
  1. 诗歌原文
    移家归故第,只在霅溪边。旧别无旬日,今回恰数年。莺花晴暖际,风雨晦冥天。总是思君处,孤吟每日怜。

  2.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顾逢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赵碧澜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不仅描述了诗人与赵碧澜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还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波动。
  • 艺术手法:诗歌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朗朗上口,易于记忆。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苕溪深隐好”暗示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环境,“多听诸公说,堪为后辈师”则表明诗人在文学上的成就得到了他人的赞誉和学习。
  1. 社会背景
  • 顾逢身处宋代,这是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顾逢的诗作反映出当时文人对于友情、学问与自然之美的崇尚和追求。
  1. 文化价值
  • 作为宋代的文学作品,其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的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和鉴赏价值。

《寄赵碧澜右之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的诗歌,也是宋代文人生活和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及其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