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归故第,只在霅溪边。
旧别无旬日,今回恰数年。
莺花晴暖际,风雨晦冥天。
总是思君处,孤吟每日怜。
寄赵碧澜右之 其二
介绍
《寄赵碧澜右之 其二》是宋代诗人顾逢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以下具体介绍这首诗:
作品原文:《寄赵碧澜右之 其二》原文如下:
窗下看书坐,挑灯庭欲分。
秋声鸣处远,落叶静中闻。
庭月一方雪,炉香数朵云。
多愁悲白玉,一笑弃黄金。
流水高山乐,床头自有琴。作者简介:顾逢,字君际,号梅山樵叟,宋吴郡人。他学识渊博,擅长诗歌创作,有《船窗夜话》、《负暄杂录》及诗集等著作传世。顾逢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一个深情厚谊的朋友。《寄赵碧澜右之 其二》的创作背景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中完成的。诗中“挑灯庭欲分”描绘了夜晚在书房里挑灯独坐的情景,而“秋声鸣处远,落叶静中闻”则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感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通过这些生动的描述,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中所传达出的深沉情感和美好记忆。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情的珍视与回忆。诗中的“窗下看书坐,挑灯庭欲分”展现了诗人在朋友家度过的一个夜晚,两人一起阅读、讨论,彼此的心灵在交流中得到了滋养和满足。诗的后半部分,“多愁悲白玉,一笑弃黄金”,则表现了对过往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于真挚友谊的无限珍惜。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怀旧,更是一种对于人与人之间深厚情感纽带的颂扬。
艺术特色:顾逢的《寄赵碧澜右之 其二》在艺术上也有其独特之处。例如,“春风肥野蕨,晓雨润园蔬”这两句,既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又巧妙地将自然景观融入了诗句之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此外,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秋风”、“秋声”、“落叶”等,这些自然的景物不仅仅是背景,更是诗人情感流露的载体。通过对这些自然元素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顾逢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寄赵碧澜右之 其二》不仅是顾逢表达对友人深情的诗词,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友情主题的重要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深刻感受到古人对待友情的态度及其所蕴含的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