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纪咏 其一

胜地栖迟惯,青山耐久看。
云烟五洞古,泉石九峰寒。
已化岩前虎,犹藏箬下丹。
黄花生意别,秋老不凋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纪咏 其一》是宋代诗人龚文焕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此诗:

  1. 诗歌原文
  • 首句“胜地栖迟惯”: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熟悉与喜爱,仿佛已经习惯了这里的静谧,对这种环境有着深厚的感情。
  • 第二句“青山耐久看”:描述了诗人长时间观赏青山的景象,反映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
  • 第三句“云烟五洞古”:描绘了云雾缭绕,如同古老洞穴般的景观,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壮观的感觉。
  • 第四句“泉石九峰寒”:刻画了泉水冷冽、石峰挺拔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清冷而又坚韧的山间之气。
  • 尾句“黄花生意别”:以黄色花朵作为结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诗人通过“五洞古”、“九峰寒”、“岩前虎”等具体景物,营造出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 对比手法:将“青山耐久看”与“云烟五洞古”形成对比,突出了山中的静谧之美和时间的痕迹。
  • 象征意味:诸如“岩前虎”和“箬下丹”的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也寓意着生命力与不屈的精神。
  1. 情感表达
  • 对自然的赞美:诗中的自然景观不仅仅是外在的描写,更是一种内在情感的表达,诗人通过这些景观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爱之情。
  • 心境的反映:诗人在诗中表现出的内心平和与超然物外的情怀,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也是对心灵自由的一种向往。
  1. 文化背景
  • 作者简介:龚文焕,号菊岩,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常常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
  • 历史地位:这首诗不仅是龚文焕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也是宋代文人山水诗的典型代表之一,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
  1. 鉴赏建议
  • 深入解读:在阅读时,可以通过注释和译文来辅助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 比较分析:可以与其他宋代或同期文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不同诗人在表达自然美时的独特视角和手法。

《山中纪咏 其一》是一首具有深刻意境和丰富情感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也反映了作者追求心灵宁静与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通过欣赏这首诗,读者能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中独特的美学理念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