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砧词

星河耿耿寒烟浮,白龙衔月临霜楼。
谁家砧弄细腰杵,一声捣破江城秋。
双桐老翠堕金井,高低冷逐西风紧。
静如秋籁暗穿云,天半惊鸿断斜影。
哀音散落愁人耳,何处离情先唤起。
长信宫中叶满阶,洞庭湖上波平水。
万里征夫眠未成,摇风捣月何丁丁。
楚关秦岭有归客,一枕夜长无限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捣砧词》是宋代诗人龚宗元的作品,其作品原文如下:星河耿耿寒烟浮,白龙衔月临霜楼。谁家砧弄细腰杵,一声捣破江城秋。双桐老翠堕金井,高低冷逐西风紧。静如秋籁暗穿云,天半惊鸿断斜影。哀音散落愁人耳,何处离情先唤起。长信宫中叶满阶,洞庭湖上波平水。万里征夫眠未成,摇风捣月何丁丁。楚关秦岭有归客,一枕夜长无限情。”

《捣砧词》不仅是一首表达思妇情怀的诗词,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情感的传承。在这首诗中,龚宗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情,将古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不仅描述了秋天的景象和砧声的悠扬,还表达了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以及自己孤独生活的无奈。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触动了读者的心灵,也使《捣砧词》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捣砧词》的艺术成就也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仅是文字上的美,更是情感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的产物。龚宗元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中。他巧妙地使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艺术韵味。同时,这首词在形式上也颇具特色,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简洁而又不失深意,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捣砧词》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和丰富历史情感的艺术品。它不仅展现了古人的生活风貌,也反映了他们的情感世界,对于现代人来说,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