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颐堂 其一

投老归来万事休,北窗一枕足清幽。
虽然不得行胸臆,幸喜身无千岁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期颐堂 其一》是宋代诗人龚明之的作品。龚明之的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归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感受,诗中透露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和对自然清幽生活的向往。

从内容上看,诗中“投老归来万事休,北窗一枕足清幽”表达了诗人晚年回归自然的惬意生活。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诗人选择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北窗之下,通过一个枕头的简单陪伴就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反映出他对简单生活的欣赏。

从艺术手法上看,龚明之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物来烘托诗人的情感。比如,“芝华亭”一诗中的“谁道休祥系上穹”,通过询问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于天命和人心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民心元自与天通”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这种对比与对照,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同时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思想情感。

从历史背景来看,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的社会风貌。宋代社会相对稳定,文人追求闲适与诗意的生活方式。龚明之的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个人的生活哲学,也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通过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分析,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从文学价值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富有哲理。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作品,更像是一幅反映人生哲理的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感悟,这些主题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期颐堂 其一》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诗人内心世界和哲学思想的体现。它通过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平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享受,也启发人们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和平衡。通过欣赏这样一首诗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念和生活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