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无为野客,飘飘浪迹人间。
一时被命住名山。
未免随机应变。
识破尘劳扰扰,何如乐取清闲。
流霞细酌咏诗篇。
且与白云为伴。
西江月 书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江月·书怀》是宋代龚大明创作的诗词。
龚大明在北宋熙宁年间(约1068-1077年)生活,他的这首《西江月·书怀》作于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当时,龚大明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岭南,远离京城,流落名山之中。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西江月·书怀》全文如下:
我本无为野客,飘飘浪迹人间。 一时被命住名山。 未免随机应变。 识破尘劳扰扰,何如乐取清闲。 流霞细酌咏诗篇。 且与白云为伴。
这首诗以“书怀”为题,诗人龚大明借此抒发了其内心的感慨和追求。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心态。首句“我本无为野客”,直接表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身份,即一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山野之人。
诗人在第二句中进一步描述了自己在官场上的无奈,“飘飘浪迹人间”。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漂浮不定,以及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无奈和不满。接下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失望,“一时被命住名山。 未免随机应变。” 这里诗人透露出,尽管被委以重任,但最终还是不得不随遇而安,应对各种变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识破尘劳扰扰,何如乐取清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他认为,与其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迷失自我,不如选择一种更加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最后一句“流霞细酌咏诗篇,且与白云为伴”,则是诗人对这种理想生活的具体描绘。他想象着自己一边品味着美酒佳肴,一边咏唱着诗歌,与白云相伴,过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
《西江月·书怀》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词,也是宋代文人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体现。它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