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其七

一瓢颜子非为乐,四壁相如未是高。
争似山家真活计,屋头松韵泻秋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作品中,作者通过描绘山中的宁静生活和自然环境,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超然物外的向往。

这首诗的开篇“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描述了远离尘嚣的山中生活环境。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展现了隐居生活的不易,但即便如此,他仍然乐在其中。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一种超越世俗束缚的精神追求。接下来,诗人进一步展开描述,“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通过这些日常活动,诗人展现了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这不仅是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也是对简朴生活的肯定。

在整首诗中,“绿圃空阶云冉冉,异禽灵草水潺潺” 两句尤为精彩。这里,“绿圃空阶”形容了山中的静谧与清幽,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感觉。“异禽灵草水潺潺”则描绘了山中溪流旁生长的奇特鸟类和灵性的植物,以及它们与流水相互映衬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山林的自然美。

这首诗也蕴含着深远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描绘山中的日常生活,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它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写照,更是对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山居》不仅以其优美的诗句赢得了后世的喜爱,更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