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烈李公,实备全德。
义动幽明,气贯金石。
扈跸敌营,爰究忠烈。
杞人之忧,废立大厄。
公挺不顾,二将面叱。
勇甚雷霆,天地动色。
命轻鸿毛,名高斗极。
燎火之焚,不变蓝璧。
滔天之溺,砥柱独立。
死得其所,震耀方册。
吏部侍郎李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吏部侍郎李公》是宋代诗人靖康小雅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唐代李翱的散文为底本,描绘了一位具有忠孝仁爱美德的官吏形象。下面是对这首古诗的具体分析:
诗歌原文:
烈烈李公,实备全德。义动幽明,气贯金石。扈跸敌营,爰究忠烈。杞人之忧,废立大厄。公挺不雇,二将面叱。勇甚雷霆,天地动色。命轻鸿毛,名高斗极。燎炎之焚,不变蓝璧。滔天之溺,砥柱独立。死得其所,震耀方册。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 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诗歌赏析:《吏部侍郎李公》通过对李公生平事迹的描写,展现了其忠孝仁爱的品质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诗中多次使用了“烈烈”和“义动幽明”等词语,表达了对其忠诚和勇敢的赞扬。同时,也通过对李公在危难时刻所表现的坚韧不拔和无私奉献的描写,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
文学影响:《吏部侍郎李公》作为古代文学作品的一部分,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宝库,也为后人研究历史人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首诗也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
《吏部侍郎李公》不仅是一首赞美忠臣贤相的佳作,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古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