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其二 青帝降神用《高安》

神兮焉居,神在震方。
仁以为宅,秉天之阳。
神之来矣,道修以阻。
望神未来,使我心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安》是一首宋代的郊庙朝会歌辞,用以祭祀青帝降神的场景。下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诗歌主题与背景
  • 祭祀仪式:《高安》作为一首用于祭拜五方帝(包括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及中央)的诗歌,其目的在于祈求神灵的庇佑和风调雨顺。通过这一仪式,体现了古人对于天地自然秩序的敬畏以及对五方之神的尊崇。
  • 地理方位:诗中提到“神兮焉居”,指的是神灵居住的地方,而“仁以为宅”则暗示了以仁慈治理天下的理念。这反映了宋代社会在治理国家时所秉持的伦理道德观和治国理念。
  1. 诗人与文学贡献
  • 作者身份:据记载,《高安》为宋代某位不知名的文人创作。尽管具体姓名不详,但其作品却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见文学作品在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 文学价值: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在宋诗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是一首祭祀诗歌,更是一部反映宋代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情感的文学作品。
  1. 诗歌形式与结构
  • 形式特点:宋代的诗歌通常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而《高安》也属于七言律诗的范畴。这种形式的使用,不仅符合当时的文学规范,也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凝练和有力。
  • 结构布局:诗歌从祭祀的准备开始,逐步进入正式的祭祀过程,最后以神灵的降临和祈祷结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线。这种结构布局,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画面感。
  1. 诗歌意境与哲理
  • 意境描绘:《高安》通过描绘青帝降临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界和谐共处的美好向往。
  • 哲学思考:诗中的“仁以为宅”等句子,蕴含了深厚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及人应如何对待自然的道理。

《高安》作为一首宋代的郊庙朝会歌辞,其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体现了宋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