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其四 青帝降神用《高安》

温然仁矣,熙然春矣。
龙驾帝服,穆将临矣。
我酒清矣,我肴烝矣。
我乐备矣,我神顾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安》是宋代用于青帝降神的祭祀歌曲之一。在宋人郊庙朝会歌辞中,“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其四 青帝降神用《高安》”。这首歌曲不仅体现了当时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折射出宋代社会文化和宗教活动的丰富多彩。

从历史背景来看,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和平与繁荣的时代,文化发展迅速,宗教活动也日益丰富。《高安》作为一首专门的祭祀歌曲,很可能与宋代官方对天地自然及五方天帝的崇拜有关。这种信仰不仅是对自然界力量的一种尊重,也是对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一种祈求。在宋朝这样的大背景下,青帝(春神)被特别提及,说明其在农业生产和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从文学角度分析,《高安》这首歌词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它通过描绘青帝降临时的祥和景象,表达了一种温润如玉的仁爱之情以及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歌词中“龙驾帝服,穆将临矣”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青帝降临时庄严神圣的场景,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股令人心生敬畏的力量。此外,整首歌的结构严谨,押韵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既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审美特征,又体现了古人对音乐与诗歌和谐统一的追求。

从社会功能来看,《高安》作为一首歌曲,不仅仅是娱乐或宗教仪式的一部分,更是连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重要媒介。通过对自然的歌颂,它传递了一种生活哲学: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和精神追求,即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人们仍然保持着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高安》是一首集历史、文学、宗教与社会功能于一体的重要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宋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有兴趣了解宋代文化及宗教信仰的读者来说,深入研究此类作品无疑能增加对中国古代社会复杂性的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