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其二 赤帝降神用《高安》

赤精之君,位于朱明。
茂育万物,假然长嬴。
我洁我盛,我蠲我诚。
神其下来,云车是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其二 赤帝降神用《高安》》是一首宋代创作的郊庙朝会歌辞,其内容表达了对赤帝的尊崇和祭祀之情。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帝王与神明的联系是紧密相连的。帝王不仅需要维护国家的统治权,还需要祈求神明的庇佑,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确保国家的繁荣稳定。因此,古代帝王经常举行各种仪式来祭祀神明,表达对神明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高安》这首诗歌以“赤帝降神”为主题,通过歌颂赤帝的伟大形象,展示了帝王对神明的崇敬之情。诗中通过对赤帝的描述,表达了帝王希望借由神明的力量,来获得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安宁。诗歌的开篇“赤精之君,位于朱明”直接描绘了赤帝的形象,将其比作光明照耀的君王,象征着正义与权威。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赤帝的美德和功绩,如“我洁我盛,我蠲我诚”,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赤帝的光辉形象,还体现了帝王对神明的虔诚态度和敬畏之心。

《高安》这首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从形式上看,它属于郊庙朝会歌辞,是宋代官方祭祀时使用的一种文体。这种形式往往庄重典雅,充满了神圣的气氛。其次,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歌以歌颂赤帝为主,但同时也融入了其他神明的形象,形成了一幅多神共存的画面。这种多样性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多元性,也显示了诗人在创作上的广泛涉猎和深厚功底。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其二 赤帝降神用《高安》》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诗歌,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帝王对于神明的崇拜和敬畏,以及这种信仰文化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这首诗歌的艺术成就也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