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尊既举,秸席未移。
有德斯顾,靡神不娭。
物情肃穆,天宇清夷。
宅中受命,永复邦基。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 其十七 皇帝还小次用《仪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是宋代诗人郊庙朝会歌辞所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皇帝还小次用《仪安》。绍兴初,礼成,太常博士张景宪等上言:“古者明堂为盛祀之宫,所以通神明,类万物,体太极,而达情文者也。今圣主临轩,以天下自任,故设明堂而祭,所以昭事上帝,降福兆民,与天地相始终也。”于是有是命,遂以景熙元年八月乙未有事于明堂焉。时议欲大其制度,增崇其规模,而臣下多难之者。有司因奏:“明堂宜备五门,各以木为之;四达之衢,皆建大铃阁。其外复周垣,以表阙廷。其正殿七间九陛。两阶之前,东西面各一门,每门二阙,阙高丈六,饰以铜瓦。堂后列八室,前设八筵,以受八方献。其内中楹,南向,设一坐,北向,东向、西向各一坐。堂上设黼扆(fǔ yǐ),其左右置二扇,南向者在东序,北向者在西序。堂上设几案,堂下设重行,皆以漆涂之。堂上设樽罍(lán)、俎豆,皆以漆器,陈以牲牢,皆有度量权衡焉。堂之东西厢,各三房,房各有户五,牖皆广二尺以上。堂之后,为月华城,其高与堂等。城外复周垣,以为藩蔽。又别为一城,名曰嘉会门。城门之外,复周以墙,为重行之限。门外复设大铃阁,其制如明堂。门外左右,各有楼观十有二,谓之‘天街’。每门之内,各为二坊,东曰青阳左个,西曰明罚右个,凡门皆标榜以识其处。门外左右,各为二坊。东曰青阳左塾,西曰明罚右塾,凡门皆标榜以识其处。门外左右,各为二坊。东曰青阳左塾,西曰明罚右塾,凡门皆标榜以识其处。”
这首《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不仅是一首描绘古代帝王祭祀场景的诗歌,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意义。诗中的“皇帝还小次用《仪安》”反映了古代君王在祭祀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和神圣性,同时也展现了当时对于祭祀仪式的重视和对神明的尊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