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朝日十首 其四 降神用《高安》

屹尔王宫,泛临翊翊。
惠此万方,岂惟五色。
以修阳政,以习地德。
云景杳冥,施祥无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绍兴朝日十首》之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诗人在开篇就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何人不念国?”这句话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国家的担忧和关切。他问的是“何人”,而不是“何时”,表明他对这个问题的严肃性和紧迫性。这种提问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反映了他作为一国之君的责任与担当。

诗人通过描绘朝日初升的景象来表达他的忧虑。他说:“朝霞映照天,暮云暗蔽山。”这句诗以朝阳初升为背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观。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欣喜,反而更加担忧国家的前景。他看到的是“山色已无光”的景象,意味着国家正遭受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这种对比鲜明的描绘手法使得诗人的忧虑更加深刻和突出。

诗人转向思考国家的命运:“何人能救世?”这个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诗人的忧虑和焦虑。他似乎在寻找一种力量或方法来改变现状,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然而,他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也使得整个诗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悬念。

诗人以“吾将问高公”作为收尾。这里的“高公”很可能指的是一位有见识、有智慧的长者或智者,他可能能够帮助诗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由于“吾将问高公”这个表述本身并不具备确定性,所以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诗人究竟会向谁寻求帮助。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首诗中的“高公”已经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存在,代表着那些有能力、有智慧的人,他们能够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提供指导和帮助。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关注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努力寻找解决困难和挑战的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