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祀九宫贵神二首 其二 送神用《景安》

天之贵神,推移九宫。
厥位靡常,降康则同。
来集于坛,顾歆恪恭。
歌以送之,飙静旋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祐祀九宫贵神二首·其二》是一首宋代的郊庙朝会歌辞,用以祭祀天之贵神,其内容涉及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灵的祈求。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首诗体现了一种对于自然与神灵关系的深刻理解。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诗人背景:据《宋史·乐志》,这首诗的作者为“蔡襄”,但具体创作时间及生平不详。《元祐祀九宫贵神二首》是宋代郊庙朝会时用于祭拜九宫贵神的乐章之一。诗中的“降神用《景安》,送神用《景安》”表明,这首歌曲在祭拜仪式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2. 诗歌主题:《元祐祀九宫贵神二首·其二》通过祭祀活动来表达人们对天地自然、神灵以及宇宙秩序的敬畏和尊重。诗中描述了天之贵神如何推移九宫,其位无常但能带来和谐与安宁。这种描述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宇宙观,即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其固定而有序的运行规律,需要人们通过祭祀活动来顺应这些规律。
  3. 文化价值:作为郊庙朝会的歌辞,《元祐祀九宫贵神二首·其二》不仅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宋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些歌词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宋代社会对自然和神灵的态度及其变化过程,以及这些态度如何在文学艺术中得到体现。
  4. 艺术特点:《元祐祀九宫贵神二首·其二》以其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语言,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天之贵神”、“九宫”等词汇,不仅具有宗教意义,同时也融入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意蕴。这种语言风格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

《元祐祀九宫贵神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宗教祭祀歌曲,更是宋代文化和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