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八

帝有显命,禀于亲慈。
后德克承,拜而受之。
人伦既正,王化是基。
亿载万年,永祚坤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八》是一首宋代的郊庙朝会歌辞,由宋人所作。此歌辞以颂扬皇帝的显贵血统与皇后的美德为主题,体现了中国古代礼乐文化中对皇帝与皇后的尊崇。

在《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八》中,”帝有显命,禀于亲慈”这一句,表达了对皇帝血统高贵、受命于天的尊崇。”后德克承,拜而受之”则赞颂了皇后的德行能够继承和发扬光大;”人伦既正,王化是基”强调了通过皇后的行为来维护社会伦理和王法秩序的基础。整首诗歌通过这些表述,传达出了对于皇室成员的崇高地位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视。

从文化背景上看,宋代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国家治理需要强有力的君主和贤良的官员。因此,歌颂皇帝和皇后的诗作不仅是对其个人品德和能力的赞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统治者的期待和要求。同时,这也符合古代儒家思想中对于君臣关系和家庭伦理的重视,即君主是国家的象征,皇后则是家庭的表率。

《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八》作为宋代郊庙朝会的歌辞,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更在历史和文化层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体现了宋代对于皇家家族以及国家治理的一种理想状态的想象和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中的价值观,同时也能窥见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