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闻喜宴六首 其六

思皇多士,扬于王庭。
钟鼓乐之,肃雍和鸣。
威仪抑抑,既安且宁。
天子万寿,永观厥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观闻喜宴六首 其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天子万寿的祝福以及对国家安宁繁荣的美好祝愿。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魔”,与李白、杜甫并称为“李杜白”。他的诗歌以真实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民疾苦而著称,语言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白居易在文学上的贡献不仅仅限于诗歌,还涉猎了散文、赋等多种文体,其中尤以长篇叙事诗和讽谕诗最为著名。
  1. 作品原文
    思皇多士,扬于王庭。钟鼓乐之,肃雍和鸣。威仪抑抑,既安且宁。天子万寿,永观厥成。

  2. 作品赏析

  • 《大观闻喜宴六首》作为其中的第六首,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此诗以“天子”为核心,通过对宫廷庆典场景的生动描绘,传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社会繁荣的深切期盼。
  • 诗中的“钟鼓乐之,肃雍和鸣”形象地描述了宴会上庄严肃穆的氛围,体现了古代宫廷的礼仪之美。而“威仪抑抑,既安且宁”则描绘了宴会参与者的庄重态度与内心平和,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最后,“天子万寿,永观厥成”是对君主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也寓意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国力的不断增强。

《大观闻喜宴六首 其六》不仅是白居易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