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哉坤仪,万汇资生。
称物平施,流谦变盈。
礼修泰折,祭极精诚。
皇皇灵眷,永奠寰瀛。
方丘乐歌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方丘乐歌 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以乐府旧题“相和歌辞”中的《方丘乐歌》为题,通过描写方丘的景物来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方丘在何处?”描绘了一幅辽阔而神秘的方丘画卷。方丘在古代神话中常常指代神仙居住的神奇之地,它位于遥远的天边,仿佛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秘领域。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方丘所在之地的好奇和向往。
第二句“我欲乘风归去”,则展现了诗人渴望超越现实、追寻理想生活的愿望。乘着清风,飞向远方,意味着诗人希望能够脱离束缚,自由自在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这里的“归去”并非指回到方丘所在的仙境,而是比喻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即从尘世中超脱出来,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第三句“又闻子规啼夜月”,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方丘所在之地的渴望之情。在这里,子规鸟的啼声成为了诗人心中的一个象征,它代表着离别和思念之情。夜晚月光下的子规鸟啼声,更增添了一种哀婉之感,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凄凉和动人。这种情感表达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还体现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
第四句“此中有真意”,则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和总结。诗人通过对方丘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这里的“有真意”并非指物质层面的满足,而是精神层面的感悟和领悟。通过欣赏方丘的美景,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实现了心灵的升华。这种追求真善美的情怀,也是李白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方丘乐歌 其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它以方丘为背景,通过描写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李白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气质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