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光灿寄长安冯师兄

劝人行善,自做修行,两般于道相宜。须避俗中乡土,且要相违。妙药沈疴救护,更不择、贵贱高低。自然理,效陇西师父,戒行行持。
修炼须凭猛志,似大川山岳,安稳无移。处行周圆,他日得处无为。云水逍遥自在,气神和、功行双齐。大丹熟,指蓬瀛稳路,携朵云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神光灿·寄长安冯师兄》是一首由谭处端创作的词,旨在劝诫人们行善自修,两般于道相宜。这首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文学造诣,也蕴含了深厚的道家思想和人生哲理。

《神光灿·寄长安冯师兄》的创作背景与作者谭处端的生活经历和哲学理念密切相关。谭处端,字伯玉,号长真子,为南无派创始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对道教哲学和修行实践的追求。他的作品通常反映出他对道德修养、自然和谐以及内心平静的追求。在这首词中,谭处端通过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道家思想,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理念。

从文学角度来看,《神光灿·寄长安冯师兄》是一首典型的道教抒情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世俗生活的批判。词中的“妙药沈疴救护”等句,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医治心灵疾病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此外,该作品中多次出现的“须避俗中乡土,且要相违”,强调了作者倡导的远离尘嚣、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追求。

从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神光灿·寄长安冯师兄》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宗教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观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

《神光灿·寄长安冯师兄》不仅是谭处端个人作品的艺术展现,也是其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通过这首词,可以窥见古代道教文化的魅力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对于热爱古典文学、哲学以及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这部作品无疑是一本值得研读和欣赏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