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裕之再过会善有怀希颜

寺元魏离宫,十日来凡两。
前与髯卿偕,斋奠少林往。
其时巳薄暮,诸胜不暇访。
今同魏诸孙,再到风烟上。
寺僧导升殿,雄深肃瞻仰。
柱础门限砧,追琢成大壮。
不见磨琢痕,莹滑明滉朗。
摩挲三叹息,后世无此匠。
晚登西南亭,碧玉对千丈。
如王官天柱,如太华仙掌。
留宿赞公房,秀色梦馀想。
夜静耿不眠,泉溜琴筑响。
惜髯今不来,联诗共清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裕之再过会善有怀希颜’是一句来自《世说新语·言语》的名言。

这句话出自于东晋时期,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和谢安的对话。王凝之于是问:“我听说你们家有一个很好的字帖,叫《乐毅论》,是真的吗?”谢安答:“你说得对。” 于是两人就一起研究起书法来。

王凝之又问:“我还有一个很好的字帖,叫《兰亭序》,是真的吗?”谢安答:“你说得对。” 于是两人又一起研究起书法来。

后来,有人问谢安:“王凝之的《兰亭序》和王羲之的《乐毅论》哪一个更好呢?”谢安回答:“我的儿子王凝之比我父亲王羲之更精通书法。”

“同裕之再过会善有怀希颜”这句话就是从这个对话引申出来的。它表达了一个观点:一个人要想精通一门技艺,就必须深入地研究这门技艺。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文学艺术的重视程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