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赠浚州王三校尉

飘逸闲行,坦然稳路,任云任水。
落魄婪耽,蓬头垢面,朝日常如醉。
腾腾兀兀,遨游闲散,去住并无萦系。
觅残馀、填肠塞肚,到处夜来闿睡。
人人未悟,修持都是,自着难为割离。
爱欲无涯,煎熬苦海,生灭何时已。
一蓑笠,随缘且过,便是道人活计。
你咱自、迷情未肯,且只恁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永遇乐 赠浚州王三校尉》是元代诗人谭处端的一首词,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品原文
  • 飘逸闲行,坦然稳路,任云任水。
  • 落魄婪耽,蓬头垢面,朝日常如醉。
  • 腾腾兀兀,遨游闲散,去住并无萦系。
  • 觅残余、填肠塞肚,到处夜来闿睡。
  • 人人未悟,修持都是,自着难为割离。
  • 爱欲无涯,煎熬苦海,生灭何时已。
  1. 作者生平
  • 谭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是全真道北七真人之一。他是金大定年间师事王重阳,为全真道南无派创立者。他的诗歌创作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以自然、平和为主题。
  1. 作品鉴赏
  • 自然与自由:作品中的“飘逸闲行,坦然稳路”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 人生哲学:通过“人人未悟,修持都是,自着难为割离”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人们常常未能理解真正的修行意义,而真正的修炼是需要自己努力和坚持的。
  1. 艺术特色
  • 简洁自然的语言:谭处端在《永遇乐》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这种朴素的语言更加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 深刻的寓意: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物状态的描述,谭处端传达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生哲理,使作品具有了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1. 历史影响
  • 道教文化的传播:《永遇乐》作为道教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上对道教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不仅展示了道教的精神追求,也反映了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 文学价值的体现:谭处端的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也在文学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是元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永遇乐 赠浚州王三校尉》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学思想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资料。对于热爱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阅读并理解这样一首作品,无疑能够增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