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登封张令西上

罢县人称屈,悠悠复此行。
渭城秋雁到,秦岭暮云平。
道路衣从典,风尘剑已鸣。
山西多侠客,莫说是书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登封张令西上》是金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在这首诗中,元好问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朋友离别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背景与创作时代:元好问,金朝杰出的派诗人,其创作涵盖了多种风格和主题,包括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个人情感以及反映社会现实等。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金末元初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2. 诗歌原文:《送登封张令西上》的全文如下:罢县人称屈,悠悠复此行。渭城秋雁到,秦岭暮云平。道路衣从典,风尘剑已鸣。山西多侠客,莫说是书生。
  3. 诗歌赏析:在这首诗中,元好问通过“渭城秋雁到”和“秦岭暮云平”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的“道路衣从典”暗示着友人即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而“风尘剑已鸣”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友人的关切之情,以及对未来可能遭遇的挑战的忧虑。最后两句,“山西多侠客,莫说是书生”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对友人性格的赞赏,同时也隐含了对友人能够应对各种困难的期望。
  4. 艺术特色:元好问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既有深厚的内涵,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刻画,这首诗展现了元好问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魅力。
  5. 历史影响:元好问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因为他的文学才华,还因为其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送登封张令西上》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元好问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历史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送登封张令西上》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元好问的诗歌艺术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