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山居元夕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寿山居元夕》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元好问所作的一首抒情小诗。该诗作于金哀宗正大五年(1228年),元好问当时由河南镇平令政任河南内乡令,不久,老母病逝。在正大四年,诗人因丁母忧而居丧于此县境内的长寿山白鹿原乡,此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元好问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长寿山元夕的凄凉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家国之恨的忧愤。他写道:“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这句诗反映了他对过去三十年间发生的种种事情的无奈和遗憾,同时也体现了他孤独的身影在黄昏时分的陪伴。

元好问的《长寿山居元夕》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作品。它不仅揭示了个人的情感经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