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红点点弄娇妍,半拆花房更可怜。
传语春风好将护,莫教容易作银钱。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瓶中杂花七首其三》是元好问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赋瓶中杂花七首其三》由金末元初的诗人元好问所作,字彦实,号遗山老叟,山西秀容人,金朝末年和元朝初年的著名文学家。元好问一生历经金、元两朝的更替,身处乱世之中,他的生活经历丰富而复杂,这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他的诗作以其深沉的情感、精湛的语言和独到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品原文和翻译:《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三》的原文为:“生红点点弄娇妍,半拆花房更可怜。传语春风好将护,莫教容易作银钱。”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易逝的感概。诗中的“生红点点”形象描绘了花朵娇嫩的形态,而“半拆花房”则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作品赏析鉴赏:元好问的诗歌在艺术上追求意境与情感的高度统一。他的作品中常常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传达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赋瓶中杂花七首其三》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通过对花朵的细致描摹和对自然美的颂扬,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命价值的思索,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生活困苦的现实状况。
元好问的《赋瓶中杂花七首其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份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它不仅体现了元好问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艺术造诣,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和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