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山道中

野禾成穗石田黄,山木无风雨气凉。
流水平冈尽堪画,数家村落更斜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岳山道中》是元好问的一首诗,创作于金朝时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乡村风景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内心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他是金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家族背景虽然来自北魏拓跋氏,但他自幼受到汉文化的熏陶,七岁时就能写诗,二十岁时名震京师。

  2. 诗歌原文:野禾成穗石田黄,山木无风雨气凉。流水平冈尽堪画,数家村落更斜阳。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秋日乡村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首句“野禾成穗石田黄”便勾勒出了一幅田野秋收的画面,黄色的野草与石头田地交织在一起,给人以丰收的喜悦感。接下来的“山木无风雨气凉”则转入自然景观的描写,强调了秋季特有的凉爽感觉。“流水平冈尽堪画,数家村落更斜阳”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小溪、丘陵、村落等元素融入其中,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生活场景。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美好感受的赞美。

《岳山道中》不仅展现了元好问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传递出一种超越时间和文化的美学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还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