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黄花风露清,比来春色不多争。
秋山却也堪人恨,白与高欢作锦城。
黄华峪十绝句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华峪十绝句 其三》是南宋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金朝忻州秀容人。他在七岁时已能作诗,后成为宣宗兴定五年的进士,并历任内乡令、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在金亡后,他拒绝仕元,专心著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他的诗歌作品以奇崛著称,尤以感慨兴亡之情见长,被誉为一代宗匠。
诗句原文及翻译:红叶黄花风露清,比来春色不多争。秋山却也堪人恨,白与高欢作锦城。
诗句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首句“红叶黄花风露清”描写了秋天里红叶与黄花在清新的风露中更显鲜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次句“比来春色不多争”,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已经远去的感伤,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逝去。第三句“秋山却也堪人恨”,通过“秋山”这一元素引入情感上的复杂性,既有对秋天美景的欣赏,也隐含着对自然更替带来的哀愁。最后一句“白与高欢作锦城”,则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通过“高欢”这个历史人物,将秋天的景色比喻成锦簇之城,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下美好记忆的怀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好问任官期间,具体时间不详。元好问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体命运的沉浮。这首诗可能也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所作,通过对黄华峪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
元好问的《黄华峪十绝句 其三》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留存于后世,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