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祠宫桧,郁郁上云雨。
扶持几来年,造物心独苦。
青馀玉川润,根入铁岸古。
虽含栋梁姿,斤斧安得取。
沇洑地中久,骇浪思一鼓。
天柱屹不移,水国奠平土。
乾坤此神物,甲乙存世谱。
濑乡留耳孙,阙里传鼻祖。
秦松徒自污,蜀柏聊共数。
会待十抱成,兹焉重摩拊。
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
介绍
《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是元好问创作的一首咏物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济南庙中的古桧树,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历史的深深眷恋。下面将对这首作品进行具体分析:
诗歌原文:
亭亭祠宫桧,郁郁上云雨。扶持几来年,造物心独苦。青馀玉川润,根入铁岸古。虽含栋梁姿,斤斧安得取。沇洑地中久,骇浪思一鼓。天柱屹不移,水国奠平土。乾坤此神物,甲乙存世谱。濑乡留耳孙,阙里传鼻祖。诗意解读:《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通过对济南庙中古桧的描述,展现了树木的壮丽与坚韧。诗中“亭亭祠宫桧”形容其高耸入云的景象,而“扶疏岁寒心”则暗示其历经风雨仍挺拔不倒。诗人通过使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如“青馀玉川润”,将古桧比作有灵气的存在,赋予了树木以生命力和情感。同时,“根入铁岸古”和“虽含栋梁姿”表达了对树木根基深厚、支撑历史长河的赞美。整首诗渗透着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敬畏和对历史沉淀的尊重。
文化价值:《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它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元好问身处金元之际,其作品中常透露出对过去朝代兴亡的感慨以及对民族历史的思考。这首诗中对古桧的描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赏,也反映了他对民族文化和历史传承的重视。通过对古桧这一自然符号的颂赞,诗人可能寄托了对过往时代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艺术特色:元好问的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精湛的艺术技巧。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比喻,如“扶持几来年”、“青余玉川润”、“根入铁岸古”,这些生动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富有画面感和动态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优美诗篇,它还反映了诗人深刻的思想感情和文化理念。这首诗不仅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美学享受,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对历史与自然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