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二

故书堆满床,故物贮满箱。
浑浑商宝鬲,累累汉铜章。
杖饰昭敬恭,严卯诃瘅刚。
雷文绕杖节,兽面出佩璜。
私印刻王尊,玉斗蛟龙翔。
逸少留半纸,鱼网非硬黄。
亦有昙首帖,不辨作雁行。
雪景睿思物,宣政旧所藏。
晋公古渔父,浩歌濯沧浪。
因观宫骑图,卧驼识提囊。
溪石含馀润,奚墨凝幽香。
南荣挂风响,云裾佩铿锵。
镜背先秦书,八字环中央。
读之三叹息,此日何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二》是金朝诗人元好问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该诗进行更为详实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元好问,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年 (公元1178年),卒于金哀宗正大四年 (公元1230年),字裕之,号遗山居士,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他是金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与两宋词人辛弃疾、陆游并称“中兴三大词人”。他的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尤其擅长五言古诗及七言律诗,其作品多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1. 诗词原文
    故书堆满床,故物贮满箱。
    浑浑商宝鬲,累累汉铜章。
    杖饰昭敬恭,严卯诃瘅刚。
    雷文绕杖节,兽面出佩璜。
    私印刻王尊,玉斗蛟龙翔。
    逸少留半纸,鱼网非硬黄。
    亦有昙首帖,不辨作雁行。
    雪景睿思物,宣政旧所藏。

  2. 诗词赏析

  • 内容主题: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作者收藏书籍和物品的丰富景象,以及他对这些物品的珍视与尊重。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情和对知识传承的责任感。
  • 艺术手法:元好问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雷文绕杖节”暗示着权威与尊严的象征,“玉斗蛟龙翔”则形象地描绘了印章上的图案之美。此外,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如“汉铜章”、“私印”等),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文物的重视与爱护。
  • 情感表达:从整首诗来看,元好问不仅展现了对历史遗产的尊重,还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使命感。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物质财富的赞美,更是对文化传承的歌颂。
  1. 文化背景
  • 金朝是一个由女真族建立的朝代,它在北方草原上崛起,并在金世宗时期开始进入中原地区,建立了统治。因此,元好问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融入了金朝的历史和文化特色,这也是他能够写出如此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因。
  1. 后世影响
  • 元好问的作品在后世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研究。《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二》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被收录在《金诗选》,还在《全金诗》中得到收录和传播。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研究元好问及其时代的重要资料。

《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二》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元好问个人生活、思想以及其所处时代的一扇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