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五

我在正大初,作吏淅江边。
山城官事少,日放淅江船。
菊潭秋花满,紫稻酿寒泉。
甘腴入小苦,幽光出清妍。
归路踏明月,醉袖风翩翩。
父老遮我留,谓我欲登仙。
一别半山亭,回头馀十年。
江山不可越,目断西南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读书山》是用陶渊明的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五”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秋,杜甫在长安与友人萧颖士等相聚。当时杜甫正因得罪权贵,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生活困苦,心情郁结,于是作此诗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全诗如下: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烟湖草苍苍,古路风雨愁。
怅望青田云水遥,吾知后会难凭仗。
长夜耿耿睡不足,起坐徘徊奎多寂。

写自己登高时眺望故乡的景象。次句点时,写自己和朋友分别的情景。第三句用典,写自己在异乡的生活。第四句写诗人的思绪,即思乡之情。第五句化用典故,写诗人对未来的担忧。第六句写诗人对现实的感慨,第七、八句写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