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君美往南中

南朝词臣北朝客,栖迟零落无颜色。
阳平城边握君手,不似铜驼洛阳陌。
去年春风吹雁回,今年雁逐秋风来。
春风秋风雁声里,行人日暮心悠哉。
长江大浪金山下,吴儿舟船疾于马。
西湖十月赏风烟,想得新诗更潇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张君美往南中》是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元好问:元好问是金代著名的词人,其作品多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艰辛。元好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词人,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对后世的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1. 原文与翻译
  • 原文:南朝词臣北朝客,栖迟零落无颜色。阳平城边握君手,不似铜驼洛阳陌。
  • 译文:你如同南朝的辞臣,现在成了北朝之人,你的生活状态显得有些颓废和失落。我站在阳平城的城边,握住你的手,感觉与你相比,洛阳的铜驼陌也黯然失色。
  • 赏析:这首诗用词句描绘了人物的境遇,通过对比,突显出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奈。元好问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视觉反差来增强表达效果,使得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1. 写作背景
  •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金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的生活状况十分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元好问通过诗歌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现实,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个人情感:从诗的内容来看,元好问可能对张君美的境遇感到惋惜和同情。通过对他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期待,希望他能在困境中找到一线生机。

《送张君美往南中》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也是诗人对于时代和个体命运深刻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