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城南

翩翩游侠儿,白马如匹练。
朝出城南猎,暮趁军中宴。
北平有真虎,爱惜腰间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猎城南》是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生平背景:

  1. 作者介绍
  • 金末元初: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生于金代末期,卒于元初,是金朝后期的重要诗人和文学家。
  • 生平与成就:元好问七岁就能诗,宣宗兴定五年中进士。他曾任内乡令、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后,他未仕,以著作为己任,收集并整理了大量关于金朝的文献资料,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文学作品多样,尤以诗歌见长,风格独特,充满了深刻的历史感和时代变迁之感。
  1. 作品原文及翻译
  • 原文:“翩翩游侠儿,白马如匹练。 朝出城南猎,暮趁军中宴。 北平有真虎,爱惜腰间箭。”
  • 翻译:一个英俊的游侠少年,骑着一匹白色的马,就像一条白色的绸带一样。早晨他出去城南打猎,晚上就参加在军营里举行的宴会。北平有一只真正的老虎,他非常珍惜自己的箭,因为箭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武器。
  1. 诗歌赏析
  • 游侠形象:这首诗中的游侠少年形象生动,通过“白马如匹练”这一比喻,展现了其骏马的风采,同时“翩翩”二字更增添了一份潇洒飘逸之气。这种形象不仅仅是外在的,更多的是内在气质和性格的体现。
  • 生活写照: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位游侠少年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他既有外出打猎的经历,也有参与军事宴会的场景,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他的勇敢和冒险精神,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 武艺与情感:诗中的少年虽然热爱自由,但对弓箭却十分爱惜。这不仅反映了他对武艺的重视,也显示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既要追求自由,也要珍视生命,尤其是那些能够保护他、陪伴他度过艰难岁月的武器。
  1. 历史背景
  • 金代的社会风貌:金朝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具有复杂政治和文化背景的国家。金末元初,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发,人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在这样的背景下,元好问的作品中透露出的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那个时代人们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精神的赞美。
  • 游侠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游侠文化一直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主题。元好问的这首诗可能受到了当时游侠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
  • 元代的政治环境:元朝建立之初,虽然结束了长期的战乱状态,但国家依然面临着许多内外问题。元好问的作品可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状况,以及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

《猎城南》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反映了金末元初的时代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那个动荡时代的深沉思考和对美好人生的渴望。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以及文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敏感和回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