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乌衣怨

绣佛长斋,半生枉伴蒲团过。
酒垆横卧。
一蹴虚空破。
颇笑张颠,自谓无人和。
还知么。
醉乡天大。
少个神仙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乐府乌衣怨》为元好问所作,是一首金末元初的古诗作品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而且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1. 创作背景
  • 个人经历:元好问,金忻州秀容人,字裕之,号遗山,七岁能诗,宣宗兴定五年进士,历内乡令、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后不仕,以著作为己任,收集金朝君臣言论遗事,为元人修《金史》所取资。其所辑《中州集》,录金二百四十九人诗词,各附小传以存史。
  • 时代背景:元代初期,由于金朝的灭亡,许多文人开始反思历史,寻找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道路。作为金朝遗民的代表人物,元好问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变迁和个人情感的作品。
  1. 诗歌全文
  • 香冷云兜,后期红线知何许。谢家儿女,解得辞巢语。画栋珠帘,恨不经年住。匆匆去,岸花汀树,寂寞潇湘雨。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画面中的香炉、珠帘、画栋等元素,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语言简练:整首诗用词精炼,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意。如“颇笑张颠,自谓无人和”等句子,既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又表达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他人的不屑。
  1. 文化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元代初期的重要诗人之一,元好问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追求。
  • 文化传承:元好问的诗歌作品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经历的记录,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对后世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乐府乌衣怨》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到元好问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还可以深入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因此,学习这首诗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还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