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史院得告归西山

万顷风烟入酒壶。
西山归去一狂夫。
皇家结网未曾疏。
情性本宜闲处著,文章自忖用时无。
醉来聊为鼓咙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史院得告归西山》是元代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描绘了放归西山后,万顷风烟入怀的豪迈情怀;下片则抒发了性本闲散、文章无用的情感,并表达了喜得“狂夫”之乐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词更详细的解读:

  1. 作者介绍:《浣溪沙·史院得告归西山》的作者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的文学家、诗人元好问。他的生平经历了从金朝末期到蒙古帝国统治下的复杂变迁过程,这种历史背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思考。
  2. 词作风格:元好问在这首词中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抒发内心的感受。他善于运用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之间的联系,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超然态度。
  3. 词作内容:在上片中,元好问描绘了放归西山后的景象,万顷风烟入酒壶。西山归去一狂夫。皇家结网未曾疏。这两句通过描绘广阔的自然景象和个人的豪迈情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摆脱。
  4. 词作主题:在下片中,元好问表达了情性本宜闲处著,文章自忖用时无的观点。这反映了他对文人生活的一种看法,即在忙碌之余,寻找一种心灵的宁静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5. 词作鉴赏:通过对《浣溪沙·史院得告归西山》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好问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成就。这首词不仅展示了元好问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远的志趣,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某些特征。

《浣溪沙·史院得告归西山》是元好问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创作的一首词,它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