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津

层崖摩苍穹,四月号阴风。
大河三门险,神禹万世功。
他山亦崔嵬,砥柱独尊雄。
雷霆日斗击,悍暴愁天公。
刘侯智有馀,始令舟楫通。
仍馀石上穴,飞栈曾连空。
遥瞻白玉枝,挺植丹灶中。
仙公去不返,此事真冥蒙。
夫人与鼓崖,怪幻尤难穷。
独喜兵火馀,岿然出新宫。
当时疏凿意,四海要会同。
谁知千岁后,筑垒防啸凶。
诗成一大笑,浩浩洪波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门津》是金代诗人王渥的文学作品,描述了黄河流域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的背景、内容及艺术特色: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王渥是金代太原人,字仲泽。他博学多才,擅长词赋,曾中进士并担任过多个职务。
  • 作品时间:《三门津》成书的具体年份不详,但可以确认为金代的作品。
  • 历史事件:在王渥生活的年代,黄河的中流砥柱——三门山一带是一个战略要地。
  1. 主要内容
  • 自然景观描绘:作品通过描写层崖摩苍穹、四月号阴风等自然景象,展现了黄河的壮美和险峻。
  • 历史遗迹描述:王渥提到了“刘侯智有馀,始令舟楫通”以及“仍余石上穴,飞栈曾连空”等描述,反映了古代人们在黄河上修建桥梁和栈道的历史。
  • 人文情怀寄托:作品中还蕴含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英勇抵抗外敌的民族精神的赞美。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作品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黄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语言优美流畅。
  • 结构布局:《三门津》采用了传统的诗歌形式,如律诗、词牌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 象征意义:三门山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也是历史文化的象征,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门津》作为一首反映黄河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王渥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通过对这部作品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