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声华便轶群,学优不辍向来勤。
两宫垂顾逢千载,三世读书萃一门。
兰省柏台留谠论,玉堂金马焕雄文。
平头七十无多贺,会见诸孙子又孙。
寿王学士秋涧七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王学士秋涧七十》是元代诗人王磐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王学士一生的辉煌成就与高尚品德。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王磐,字文炳,号鹿庵,金元间的广平永年人。金哀宗正大四年进士,不就官。避兵淮、襄间,为南宋小吏。金亡后北归,寓河内,东平总管严实迎之为师。世祖即位,拜益都等路宣抚副使,寻以疾免。李璮以礼延致之。及璮谋反蒙元,磐脱身入京,拜翰林直学士。迁太常少卿。时朝仪未立,磐上疏言之,仪制始定。后以资德大夫致仕。
原文赏析:诗中开头“早岁声华便轶群”,赞美了王学士年轻时就已展现出超群的才华与名声。接下来的“两宫垂顾逢千载,三世读书萃一门”,则描述了王学士在两代皇帝的关照下取得的成就和家族的教育传统。“兰省柏台留谠论,玉堂金马焕雄文”进一步描绘了他在官场上的卓越表现和文学作品的辉煌。
作品背景:这首诗作于明朝时期,反映了王学士晚年的生活状态。他的文学成就和高尚品德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赞誉。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元代文人的生活风貌及其文化成就。
《寿王学士秋涧七十》不仅是一首表达对王学士个人成就和文化贡献的赞美诗歌,也是对其生平和价值观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以及当时的文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