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苍苔叩竹扃,晚晴庭院有馀清。
幡腰落日红千飐,檐际遥岑翠一横。
种秫公田聊卒岁,栽莲僧社拟投名。
从今兴熟频来往,未信斋钟午后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踏破苍苔叩竹扃,晚晴庭院有馀清。
幡腰落日红千飐,檐际遥岑翠一横。
种秫公田聊卒岁,栽莲僧社拟投名。
从今兴熟频来往,未信斋钟午后鸣。
《访山寺僧》是金代诗人朱自牧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作者简介:朱自牧,字好谦,棣州厌次人,皇统中南选宋端卿榜登科,大定初以同知晋宁军事卒官。他的诗作中常体现出一种清新淡雅的风格,如“寒天展碧供飞鸟落日留红与断霞”,以及“水禽孤影白霜果半腮红海气升孤月嵓姿起暝烟”等句子,都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歌原文:踏破苍苔叩竹扃,晚晴庭院有馀清。幡腰落日红千飐,檐际遥岑翠一横。种秫公田聊卒岁,栽莲僧社拟投名。从今兴熟频来往,未信斋钟午后鸣。
诗歌赏析:《访山寺僧》以其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观。诗中的“踏破苍苔叩竹扃”描绘了诗人不畏艰辛,深入探寻的场景,而“晚晴庭院有馀清”则表达了一个宁静美好的下午时光,庭院之中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整首诗通过描绘寺庙周围的环境以及僧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访山寺僧》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之旅,它带领读者走进大自然,感受那份静谧和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