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邑本无事,我来劳简书。
路长频问马,人静厌烹鱼。
钟冷僧参外,灯残客梦馀。
此心谁领会,松月夜窗虚。
宿章义广胜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章义广胜寺》是唐代诗人吕子羽所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也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无奈。《宿章义广胜寺》原文如下:
“小邑本无事,我来劳简书。路长频问马,人静厌烹鱼。钟冷僧参外,灯残客梦余。此心谁领会,松月夜窗虚。”
吕子羽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在广胜寺的经历,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节奏的感慨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在这首诗中,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的闲适心态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但随后又因公务而不得不频繁询问马匹,表现出内心的疲惫和无奈。同时,他在寂静的环境中感到无聊,对烹鱼这样的日常琐事都感到厌倦,进一步体现了他对繁华喧嚣的排斥与对清静自然的偏好。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深夜时分的寺庙景象。他看到钟声在寒冷中显得格外凄凉,僧人们也在门外打坐参禅。这种场景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宁静,同时也让诗人更加思念那幽静的自然景致。然而,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孤独和寂寞,因为他发现即使是这样宁静的环境,也无法真正理解他的心意。
《宿章义广胜寺》不仅展示了吕子羽深厚的文学功底,还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特征和个人的心路历程。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所在,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