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道雕丧愁天公,阴霾惨惨尘蒙蒙。
三冬不雪春未雨,野桃无恙城西红。
春光为谁作骀荡,造物若我哀龙钟。
数行墨浪合眼死,一包闲气终身穷。
中山公子文章雄,雅随童稚为雕虫。
祢衡不遇孔文举,坡老懒事陈元龙。
唯之与阿将无同,乾坤万里双飞蓬,飘飘南北东西风。
赠中山杨 正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中山杨正卿》是一首金朝诗人李遹的古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命运的描绘,展示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诗歌原文:
士道彫丧愁天公,阴霾惨惨尘濛濛。
三冬不雪春未雨,野桃无恙城西红。
春光为谁作骀荡,造物若我哀龙钟。诗人简介:
李遹(约公元1190年—约公元1254年),字伯循,号东篱,太原(今属山西)人。他出身于一个衰落的士族家庭,少年时期便以文学闻名于世,后被征召到金国,担任文臣。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疾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李遹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诗多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诗歌鉴赏:
首句“士道彫丧愁天公”直接点明了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士人之道衰败的忧虑与无奈之感。紧接着,“阴霾惨惨尘濛濛”进一步描绘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恶劣与压抑。接下来两句“三冬不雪春未雨,野桃无恙城西红”,通过对比冬日的寒冷与春天的到来,以及野桃花的盛开,表达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希望。最后一句“春光为谁作骀荡,造物若我哀龙钟”,则是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以及对造物主的哀叹。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赠中山杨正卿》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艺术佳作,也是一首反映时代风貌的历史诗篇。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复杂交织。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命运,同时也能够更加珍视并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