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吉甫蜗室

草草生涯付短椽,身随到处即安然。
功名角上无多地,风月壶中自一天。
世路久谙甘缩首,曲车才值便流涎。
一生笑我林鸠拙,辛苦营巢二十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郝吉甫蜗室》是金代诗人郝俣创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超脱。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郝俣,字子玉,太原人。正隆二年进士,仕至河东北路转运使。他的诗作有名于时,而其子居简、居中也有诗行于世,显示了当时文人群体的文化氛围。
  2. 诗歌原文:《郝吉甫蜗室》这首诗以七言律的形式展现了郝俣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诗中“草草生涯付短椽”,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满足与享受。诗中的“身随到处即安然”则描绘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状态。在“功名角上无多地”一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不追求功名利禄的态度,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个性。
  3. 诗歌注释:“角”在古代指官位或官职,此处用以比喻地位。诗中的“风月壶中自一天”意味着在诗意盎然的环境中,诗人得以享受自然之美,无需过多物质的追求。“曲车才值便流涎”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渴望被轻易满足后的满足感。
  4.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金代社会的某些文化特点和文人的生活状态。在那个时代,文人往往需要在政治和社会压力下寻找一种平衡。郝俣的这首诗或许正是这种心态的写照,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5. 文学价值:从诗歌的角度来看,《郝吉甫蜗室》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它还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文化态度。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金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郝吉甫蜗室》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金代文人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的一种体现。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哲学,同时也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