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高图南

刘叉一狂士,尚得韩愈知。
君才百刘叉,知者果其谁。
三随计吏贡,蹑履游京师。
文章善变化,不以一律持。
碧海涵万类,青天行四时。
去年高唐别,河柳摇风枝。
今年清明饮,高花见辛夷。
兹来又几日,军檄忽四驰。
尺书无处寄,相见果何期。
白日斗龙蛇,黄尘笳鼓悲。
春风独无忧,吹花发江湄。
一杯送归雁,万里寄相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高图南》是金代诗人马定国创作的诗作。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还描绘了与友人分别后的种种场景以及他对友人身处战乱之中的担忧。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1. 作者背景:《怀高图南》的作者是马定国,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诗人,还在政治和学术方面有着不俗的成就。据传,他曾考《石鼓》为宇文周时所造,这显示了他的博学和对历史文物的深刻理解。
  2. 诗歌主题:《怀高图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既有对往昔相聚时光的回忆,也有对友人身处战乱之中的忧虑与关切。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情又充满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3. 艺术风格:《怀高图南》的艺术风格独特。诗人将编导领域的叙事技巧和视觉美学融入诗歌创作中,开创了一种新颖的设计风格。这种融合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在阅读时既能领略文字之美,又能体验到设计之巧。
  4. 文化意义:《怀高图南》中的“大鹏背负青天,上凌霄汉,飞往遥远的南冥”这一比喻,不仅富有诗意,还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象征了志向、前途和远大的理想,反映了古人对于超越平凡、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怀高图南》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篇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多样性,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