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禹王庙

波涵九域民为鱼,帝奋忠勤亲决除。
水涸茫茫尽桑稼,万世永赖功谁如。
功高受享宜宏久,庙貌方方无不有。
砥柱神灵最伟奇,会稽血食尤隆厚。
此祠所建在空山,庳殿短廊才数间。
读碣人多题字闹,祭祀礼少牺牲闲。
钦惟帝道崇勤俭,此郡民繁地硗崄。
辛苦耕耘衣食粗,孚祐乞遍无令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金山谒禹王庙》是清朝国梁的诗歌。这首诗作于乾隆二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及对国家治理智慧的颂扬。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1. 作者介绍
  • 国梁,清朝满洲正黄旗人,字隆吉,一字丹中,号笠民,乾隆二年进士出身,曾历任贵州粮驿道等职。
  • 国梁的诗作多反映其个人性情以及对自然和历史景观的感受。他的诗歌风格朴实、情感真挚,善于捕捉并表达生活中的细节与感悟。
  1. 诗歌原文
  • 高冢俯大河,拍天浮日月,撼柱拥鼋鼍。楼橹千章立,船桥一苇过。登临怀禹绩,风雨暗层波。
  • 此诗通过描述古庙的宏伟与周围环境,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帝王禹王治水功绩的崇敬之情。诗句中的“高冢”与“大河”,以及“拍天”、“撼柱”等词汇,生动地描绘了庙宇的庄严与壮观。而“舟桥一苇过”则暗示了庙宇建筑的巧妙与实用,以及古人对于水利工程的智慧。
  1. 主题思想
  • 在这首诗中,主题思想主要聚焦于对古代帝王治理天下的赞美以及对国家治理策略的智慧传承。通过对古庙及其周边环境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帝王治水的敬佩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
  • 诗中的“禹绩”指的是禹王治水的历史功绩,而“禹王庙”便是纪念这一伟大工程与成就的场所。通过对这些历史遗迹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敬畏之心。

《登金山谒禹王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古代帝王治水功绩的崇敬,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治理智慧的传承与赞美。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以及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