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吉归河东

独怜风格困尘埃,敢料天涯共酒杯。
花鸟偏于前辈好,江山更有后人哀。
颜回盗蹠终归命,诸葛曹丕岂论才。
正自别离愁未透,更教柳色带青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元吉归河东》是宋朝诗人程自修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下面将对该作品及其背景、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程自修,字子美,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诗歌和散文。他的诗作以意境深远和情感真挚著称,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多关注时事、抒发情感,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
  1. 创作背景
  • 《送元吉归河东》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代不详。当时政治动荡,社会环境复杂,许多文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思与抱负。程自修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之一,其诗作常常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现实。该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变迁息息相关。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原文
    独怜风格困尘埃,敢料天涯共酒杯。花鸟偏于前辈好,江山更有后人哀。颜回盗跖终归命,诸葛曹丕岂论才。正自别离愁未透,更教柳色带青来。
  • 赏析
  • 首联“独怜风格困尘埃,敢料天涯共酒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感慨。诗句中的“风”指代友人的才华与志向,而“尘”则暗示了世俗的纷扰。诗人担忧友人虽才华横溢却困于俗世,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 颔联“花鸟偏于前辈好,江山更有后人哀。”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同情。这里提到“花鸟”,可能暗指友人所钟爱的自然景象或文化成就;而“江山更有后人哀”则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带来的变化和遗憾。
  • 颈联“颜回盗跖终归命,诸葛曹丕岂论才。”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友人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忠臣和奸贼,展现了一种对历史评价的质疑,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不确定性的忧虑。
  • 尾联“正自别离愁未透,更教柳色带青来。”则是诗人对于离别之情的一种深情描绘。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还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来反衬诗人内心的哀愁。柳树的新绿象征着生命的希望和未来的展望,然而在别离之时却被忧愁所笼罩。
  1. 作品的影响与意义
  • 《送元吉归河东》不仅是一篇情感丰富的抒情诗,也是程自修对友情和人生哲理深刻思考的产物。它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深刻感悟。
  • 该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与欣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送元吉归河东》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和历史的回顾。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造诣,还可以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时间的流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