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柳阴阴首夏天,闲门块坐正萧然。
忽蒙兰友相为伴,来访莲宫一问禅。
粉着衣襟穿翠竹,冰生齿颊漱寒泉。
晚来更看前山雨,共借西轩对榻眠。
海会寺宴集以禅房花木深为韵得禅字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海会寺宴集以禅房花木深为韵得禅字其二》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该诗通过描绘禅房内花木茂盛的景象,以及与友人相聚共度时光的欢乐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从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创作于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72),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在这段时期,他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挫折,但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人生信念和追求。因此,他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禅房花木的描绘以及对与友人相聚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从诗歌内容上来看,《海会寺宴集以禅房花木深为韵得禅字其二》这首诗共有四句,前两句描述了禅房内花木茂密、环境幽静的景象,后两句则通过与友人相聚共度时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将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中所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如“花气侵衣润”形容花香袭人,使人陶醉其中;“山鸟忘机”则用来形容鸟儿与人之间纯真无邪的关系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海会寺宴集以禅房花木深为韵得禅字其二》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优美的语言形式,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因此,无论是从历史背景、创作背景还是艺术手法等方面来看,这首诗都值得我们深入研读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