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吕介甫

山下三秋雨,山中六月凉。
树林溪谷暗,花药小阑香。
梦破风开卷,诗成鸟送觞。
红尘多内热,政尔救头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吕介甫》是金代诗人杨云翼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杨云翼,金朝平定乐平人,字之美,章宗明昌五年进士第一,特授承务郎,宣宗时累官御史中丞,哀宗时为翰林学士,与赵秉文同为文坛领袖。他与人交,死生祸福不少变,国家之事,知无不言。
  • 文学成就:杨云翼曾编校《大金礼仪》,与赵秉文并称文坛领袖。他的诗文兼精历算医方,在文学上也有极高的造诣。
  1. 诗歌原文
  • 诗句内容:山下三秋雨,山中六月凉。树林溪谷暗,花药小阑香。梦破风开卷,诗成鸟送觞。红尘多内热,政尔救头忙。
  1. 艺术特色
  • 形式结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具有严谨的结构,每句五个字,共四联八句。全诗押韵,音律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
  • 意境描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心境。山上的秋天和山中的夏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树林、溪谷、花药和小阑都显得色彩斑斓、香气袭人,而梦中醒来,却只能感受到风破卷书的声音和鸟儿送酒的欢声。这种强烈的反差,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
  1. 思想内涵
  • 政治态度:诗中提到“红尘多内热,政尔救头忙”,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认为官场上的纷争和争斗是导致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
  • 人文关怀:尽管他在政治上直言不讳,但他的文学作品仍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如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友情的珍视等。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杨云翼的《和吕介甫》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作品展现了金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传承价值:作为金代文人的代表作品之一,其诗歌不仅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源,也是了解当时社会状况和人文精神的重要窗口。

通过深入探讨杨云翼的《和吕介甫》,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金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文化心态以及他们对时代变迁的反应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