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同裕之钦叔赋

日上烟花一片红,崧邙西峙洛川东。
才闻候骑传青盖,又见牵羊出绛宫。
事去关河不横草,秋来陵寝但飞蓬。
书生不奈兴亡恨,斗酒聊浇磈磊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洛阳同裕之钦叔赋》是金代诗人雷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对《洛阳同裕之钦叔赋》的原文、翻译、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进行详细解读:

  1. 原文
    日上烟花一片红,崧邙西峙洛川东。
    才闻候骑传青盖,又见牵羊出绛宫。
    事去关河不横草,秋来陵寝但飞蓬。
    书生不奈兴亡恨,斗酒聊浇磈磊胸。

  2. 翻译
    日上时分,烟花绽放如一片红霞般绚烂,嵩山与邙山在西边对峙,洛河在东面流淌。刚听到有官员骑着马匆匆赶来,接着又有牵羊的人从绛宫走出。战争平息后,边关不再有敌人横行,但秋天来临,陵墓之中却只有飘零的落叶。作为一个书生,面对国家的兴亡,只能借酒浇愁,以消解心中的愤懑和无奈。

  3. 赏析:《洛阳同裕之钦叔赋》以其深刻的历史寓意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兴衰、个人命运的思考。诗句“日上烟花一片红”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也暗喻着国运昌盛的景象。然而,随之而来的“事去关河不横草”,则透露出战乱之后的荒凉与凄凉,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4. 创作背景:雷渊生活在金朝末年,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金朝的统治者频繁更换,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洛阳同裕之钦叔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雷渊表达了他对时局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更有对自己身处乱世的无助和哀怨。

《洛阳同裕之钦叔赋》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