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十三

斯言巳譊譊,要未离忧患。
何时但饮酒,臧否了不关。
不饮逝者多,秋草麒麟闲。
怀哉竹林人,吾方仰高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其十三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作。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颍上县(今河南登封市)隐居时,因想念朋友而作《十五夜望月》诗,又因怀念家乡而饮酒。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

十五夜望月
唐•李白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中秋望月怀乡的小诗。诗中写了两个内容:一是“望月”,二是“怀人”。

首联“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写的是望月之景。首句点明望月的时间是在今晚。第二句则交代了望月的原因,那就是由于“独看”而不能不想起远方的亲人。

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的是望月怀人之思。这一联,既表现了望月怀亲之情,又表现了诗人与家人天各一方,不能团聚之苦。“遥怜”二字,不仅把这种感情写得更为深切,而且也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更为真挚、自然。

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描写的是月下之景,也表现了望月怀亲之情。这里,诗人运用了一个生动的形象——“云鬟”,来表现女子的头发。因为头发被香雾打湿了,所以显得湿漉漉的。这既是实写,也是虚写。通过这样的细节,既使全诗更加形象,又使全诗更加含蓄。

尾联“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虚幌”即帷幔。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靠在帷幔旁边,让月光照着我的眼泪流干?这一联是写望月怀人之苦。诗人想象着在明月照耀下,自己的影子映在帷幔上的情景,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用极其凝炼的语言,将望月怀亲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读来回味无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