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送陈咏之归镇阳

东垣步秋水,几曲冷玻璃。
沙鸥一点晴雪,知我老无机。
共约经营五亩,卧看西山烟雨,窗户舞涟漪。
雅志易华发,岁晚羡君归。
月边梅,湖底石,入新诗。
飘然东晋奇韵,此道赏音稀。
我有一峰明秀,尚恋三升春酒,辜负绿蓑衣。
为写倦游兴,说与水云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送陈咏之归镇阳》并非蔡松年所作,而是金朝诗人蔡松年所作的诗词。《水调歌头·送陈咏之归镇阳》是一首表达了对友人陈咏之归乡的羡慕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作品。以下是关于此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蔡松年(1262-?),字君祥,一字子仲,号玉开道人,卫州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其作品以豪放洒脱著称,尤善小令,与张雨并称“蔡张”。

  2. 创作背景:《水调歌头·送陈咏之归镇阳》的确切创作年份已无从考证,但根据诗中内容和当时的文学风气,可以推测这是在元末时期或元灭宋之后,作者为表达对友人陈咏之归乡之情而作。

  3. 诗歌原文
    东垣步秋水,几曲冷玻璃。
    沙鸥一点晴雪,知我老无机。
    共约经营五亩,卧看西山烟雨,窗户舞涟漪。
    雅志易华发,岁晚羡君归。
    月边梅,湖底石,入新诗。
    飘然东晋奇韵,此道赏音稀。

  4. 诗歌主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陈咏之的怀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喜爱。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秋水、冷玻璃、沙鸥、晴雪等,营造出一种清幽高远的氛围,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共约经营五亩”等内容,也反映了作者对和谐田园生活的向往。

《水调歌头·送陈咏之归镇阳》是蔡松年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友情和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通过欣赏这首词,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艺术造诣,也能从中汲取对于人生和自然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