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翠岩三首 其三

帐殿临清嶂,苍崖襞翠烟。
孤根盘厚地,秀色入苍天。
并有四时雪,岩垂万古泉。
皇情非暇豫,问俗到山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叠翠岩三首 其三》是金朝诗人赵秉文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崇高赞美。以下是对该诗歌的简要介绍:

  1. 作者介绍:赵秉文,字华父(一作华父、翰父),号松雪道人,金代诗人,生于宋太宗端平二年(1235年),卒于天兴初年(1234年-1235年)。他的一生经历了金亡后的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沉浮,但始终以文人自居,坚持文学创作不辍。
  2. 诗歌原文:帐殿临清嶂,苍崖襞翠烟。孤根盘厚地,秀色入苍天。并有四时雪,岩垂万古泉。皇情非暇豫,问俗到山川。
  3. 诗歌鉴赏: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远的内涵,展现了赵秉文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诗中可以窥见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通过对“帐殿”、“清嶂”、“苍崖”等词汇的描述,诗人勾勒出一幅雄伟壮观的自然画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宏伟的场景之中。同时,“孤根盘厚地”与“秀色入苍天”两句,不仅描绘了岩石的坚韧与美丽,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与豁达,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无限敬畏。此外,诗中的“并有四时雪”、“岩垂万古泉”,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暗含了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而最后一句“皇情非暇豫,问俗到山川”,则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关心民间疾苦的精神风貌。

《叠翠岩三首 其三》是赵秉文对大自然的颂扬,也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传颂。

相关推荐